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成功首飞
10月26日,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完成首飞,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诞生。
上午12:00,AT200飞机驱散重雾,一飞冲天。飞机经过滑跑、起飞、爬升至预定高度后,进入巡航段并盘旋两周,随后进入着陆航线平稳着陆,整个飞行过程持续26分钟,全程飞机状态稳定,航迹跟踪精确,达到设计要求。
AT200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,彻底摆脱了对飞行员的依赖,在指控中心即可实现飞机的“一键自主起降”,还可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。期间只需监控无人机的状态,必要时由无人机飞控手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改变飞行状态,极大地降低了货运成本和无人机操作难度。
这个家伙全长11.84米,翼展12.8米,高4.04米,货仓容积达10立方米,有效载荷达1.5吨,最大起飞重量可达到3.4吨,是名副其实的无人机“巨无霸”。
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介绍,AT200是在单引擎飞机P750XL的基础上进行无人化的研发设计,配备了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,在指控中心的操作下即可做无人起降飞行,具有货运载荷大、续航时间长、起降能力强等性能优势,巡航速度为每小时313千米,续航时间长约8小时、航程2183千米,实用升限可超过6000米。
业内人士指出,AT200的这个优势可解决了海岛大吨位无人机的起降难题,通过后续加设定点投放能力,进一步增加投放精度的飞机将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东南亚国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由于其强大的性能,该款无人机不仅可在野战机场条件下遂行军事运输任务,对海岛物资运输保障特别是南海岛礁军事物资补给将发挥重要作用,同时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东南亚多海岛国家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:短距离起降能力解决了海岛大吨位无人机的起降难题,对于无起降条件的海岛,研发团队在后续改型设计中将加设定点投放能力,投放精度可达半径5米内。
该飞机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和朗星无人机公司作为总体单位,联合航空工业618所、中电54所、航天773所、西工大等研发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