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小卫星”成未来科学创新发展的趋势
位于上海张江园区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,是一个神秘的地方。进门的“卫星墙”上“挂满”了已发射上天的约20颗卫星模型,包括量子科学实验卫星(“墨子”)、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(“悟空”)、“天宫二号”伴随卫星、碳卫星等“明星级”小卫星。
近日,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来到这里,揭秘“小卫星家族”背后的故事。你可能无法想象,小卫星背后,是一个平均年龄仅31岁的青年科学家团队。
与传统观念上的“大卫星”相比,微小卫星身材较为娇小。
2015年3月30日,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。这颗卫星从原先的几吨“瘦身”到800多公斤;原本十几个分系统需要20多台计算机控制,现在优化为1台,大大提升了卫星的运行效率。在“瘦身”过程中,采用的新技术占比超过70%。
“小卫星”到底“小”到什么程度?2016年与“天宫二号”一起发射的“天宫二号”伴随卫星,体积相当于普通笔记本电脑摊开时的大小。它可以对大型飞行器进行探测及状态监控。“就像我们在电影《星球大战》里看到的飞船旁边的小卫星那样转。”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副所长、“天宫二号”伴随卫星主任设计师曹金说。
只有50公斤重的“天宫二号”伴随卫星目前已圆满完成“天宫二号”和“神舟十一号”组合体伴飞观测、红外全景成像等多项新技术试验。
“原来的卫星一般是比较大的。但是,小卫星是科学创新发展的趋势。”曹金说,今后随着智能化和卫星集成度越来越高,微小卫星就会像北斗导航卫星一样,从原来的几吨重量“瘦身”到几百斤。
不仅在体积、重量上“瘦身”,年轻的卫星团队还希望在技术上赋予“微小卫星”更多突破点。
更多、更小、更轻的卫星,是未来的发展目标。
曹金说,以后的目标是卫星小到“能用手拿”,“我们有一个想法,就是未来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自己的小卫星。”曹金认为,未来30年,人们很有可能可以通过自己的小卫星与太空对话,就像使用手机一样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