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悟空”疑似发现暗物质
据中国科学院公布,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“悟空”有充分数据证实,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。这一波动此前从未被观测到,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一项开创性发现,且有可能与暗物质相关。该成果于北京时间30日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在线发表。
“悟空”首席科学家、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进介绍,电子宇宙射线的正常能谱变化应该是一条平滑曲线,但根据“悟空”观测数据,在1.4万亿电子伏特(TeV)的超高能谱段突然出现剧烈波动,呈现一个“尖峰”。这表明,此处必然有一个全新的物理现象。
宇宙如此浩渺,星空如此璀璨。当你仰望星空时,你发现了什么?
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,用它解释了太阳系天体的运动规律。
爱因斯坦得出了相对论,它可以描述时空的弯曲,也可以预示宇宙的膨胀。
根据万有引力定律,恒星的运动速度会随着与星系中心距离的变远而下降。但天文学观测结果却是,星系边缘的恒星运动速度并未变慢,这意味着有看不见的物质影响了星系间的引力效应,它们被称作“暗物质”。
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,宇宙的膨胀速度会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慢,但天文学观测结果显示,宇宙在加速膨胀,这说明有一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,在促使所有星系加速远离。这种神秘的斥力来源,被称作“暗能量”。
暗物质是当今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面临的重大未解问题之一。通过对银河系、星系团、引力透镜等天体的观测,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了暗物质的存在,占宇宙总质量—能量的23%。
而可见的普通物质才仅仅占了4%,但它们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因为从理论上来说,他们跟我们这些普通物质不会发生碰撞,不会发光。
即使这些暗物质在我们身边,我们也抓不到他——而且他们密度太小了,即使在整个地球体积上,暗物质总共才只有几公斤。
但是在大尺度的范围上,暗物质又很重要,星系结构的形成必须由暗物质参与。也即,如果没有暗物质的话,我们这个宇宙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,甚至可能根本都不会有我们的存在。
间接探测法,暗物质和暗物质相互作用,产生新的可见粒子,通过它来反推暗物质的存在。暗物质卫星“悟空”就属于此种。
“悟空”不是唯一的,却是最棒的,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、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。
有许多看不见的粒子正无时不刻地在穿过我们的身体。“悟空”号的探测结果将进一步拓宽我们对宇宙的认识。
这次在《自然》发表的文章是以DAMPE(悟空)合作组的名义发表。这个合作组是以中国为主,包括来自瑞士和意大利多所大学的近百位科学家组成的。
从探测器的研发,到国际合作搜寻暗物质,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基础科学已经从“跟踪前沿”到了“领先发展”的阶段。
我们期待,携着水晶棒上天的“悟空”,能用它的火眼金睛,让暗物质由暗转明,让人类看见一个更清晰的宇宙。